快看点丨利剑出鞘扬正气 司法为民暖人心

5月29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全省法院分别执结案件67.16万件、72.12万件、80.17万件,执行到位1116.91亿元、1196.44亿元、1561.35亿元,在全国平安建设考评中“解决执行难”指标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法院第一方阵。

“执行难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和系统性的治理难题,靠法院单打独斗不可能解决好。”河南高院院长胡道才在报告中说,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委政法委大力支持执行工作,省委成立切实解决执行难部门协作联动机制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南省政府主要领导督办多年未能解决的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标的3.68亿元的390件涉党政机关案件全部执结;省委政法委协调纪委监委、税务等36家省直单位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全省18个地市参照省级标准,全部成立由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的联动领导小组,全省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工作格局不断巩固完善。

执行联动形成合力

3月30日,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46名干警,主动邀请两位省人大代表及数位群众代表到场见证执行。当天上午,经过强制执行,将价值1亿元的未来公寓大厦顺利交付给申请执行人。

“此案是系列执行案件,不仅涉及当事人众多,还涉及财产处置权、评估争议及执行异议、涉案公司破产等问题,案情较为疑难复杂。”漯河中院院长王晓东介绍说,在对未来公寓强制执行过程中,法院与公安、电力等部门协调配合,一举腾空房产,将未来公寓大厦现场顺利交付,整个执行过程彰显了执行工作的强制性,维护了法律尊严,收到了较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此案的执结,印证了全省执行联动机制的威力。

河南高院继主动对接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查控系统后,做深做实“点对点”查控系统,积极探索社会化执行方式,先后与省公安厅开通专线查询被执行人户籍信息,与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等建成“全豫通办”系统查询全省不动产登记信息,与省司法厅、省律协推进律师参与执行工作机制,共解被执行人隐匿财产、隐藏行踪难题。

郑州、开封、洛阳、焦作、驻马店、信阳等地法院加强与住建等部门协作,平顶山、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周口等市65家基层法院成立执行警务室,实行“公安+法院执行”工作模式。

截至目前,河南省共开展网上协作查控414.68万件次,查询涉案人员信息458.76万条,查封土地、房产9.33万处,冻结资金974.95亿元;签发律师调查令8.11万份,年均增长12%。

河南法院全面限制失信“老赖”出行,依托全省信用联合奖惩系统,通过落实《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将92万条失信信息推送至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73个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失信被执行人出行、担任公职、招投标等进行全方位限制,共限制乘坐飞机213万人次、高铁37万人次,限制参与招投标600多人次,33万人迫于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义务。

在加强失信惩戒的同时,强化守信激励,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西峡县、汤阴县等法院向主动履行裁判义务的当事人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帮助企业正常参与融资信贷、政府采购,让守信者实实在在感受到诚信有价、诚信有益。

专项行动强势攻坚

“你工资月收入2万元,1万多元的欠款不还?光考虑你的家人,为啥不考虑人家?”这是5月13日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崔炯在执行现场向被执行人提出的问题。

此次执行行动被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到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视频号后,短时间内便吸引了1000多万网友观看,点赞量超10万。

这是“豫剑执行”——助企纾困保民生专项执行活动的一幕。

3月22日,河南高院召开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会议,决定开展“豫剑执行”专项执行活动。

河南高院成立工作专班,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定期调度,加大对活动开展的督查督导,各中、基层法院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统一号令、统一行动,打响“豫剑执行”攻坚战。各地综合运用拘传、拘留、罚款、搜查、强制腾房、强制交付、曝光失信名单、追究拒执犯罪等强制手段,强势打出执行队伍的战斗力、震慑力。

河南法院组织开展“豫剑执行”“百日攻坚”等专项活动,集中攻克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骨头案”“钉子案”,强制腾空房屋1.49万套,以拒执罪判处刑罚3144人。全省法院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执行措施能够线上进行的全部上线,网上立案率达90%以上,电子送达率70%以上,线上直接扣划资金321.91亿元;推行“一次有效执行”做法,共执结案件19.77万件,执行到位140.35亿元。

机制改革加快推进

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快推动全市两级法院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建立以员额法官为主导、执行案件分阶段流转运行、各阶段事项集中办理的分段集约办案模式,改变执行人员或执行团队“一包到底”的传统执行办案模式。

南阳中院严格落实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实行简案快执、难案精执,小标的案件交由小额速执团队集约化办理,类型化案件交由同一办案团队办理。同时,严格执行流程期限约束,所有案件流程节点在法定期限内办理完毕。

漯河中院积极推进协作联动工作落实,运用“互联网+执行”思维模式,深入挖掘利用各协执单位的职责优势,探索互利共赢合作新路径。

河南高院统一上线、强制使用“一案一账号”系统,规制执行案款体外循环、超期发放,发放时间从2019年的53.86天缩短至9.39天。全省法院建立司法网络询价制度,提高评估效率,推进司法拍卖模式迭代升级,开展网络询价59.54万次,网上拍卖19.95万次,成交额599.91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7.95亿元。

同时,河南高院向全社会公开三级法院执行局长电话,专门设立执行裁决部门办理当事人、案外人提起的执行异议复议、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共办结执行审查案件9.29万件,撤改执行行为2.64万件,办结执行异议之诉案件3.96万件。

面对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问题,河南高院从整治违规“终本”结案入手,建立健全严把进口、规范管理、畅通出口的“终本”案件管理机制,明确只有穷尽措施后仍查不到财产、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经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才能认定为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同时,建立“终本”案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定期自动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一经发现财产线索立即主动恢复执行,三年来,“终本”案件恢复后又执行到位427.64亿元。

河南法院主动将“终本”案件数据库向检察机关开放,接受法律监督,以加强执行案件“终本”和恢复执行管理为重点,强化执行管理刚性约束,坚决杜绝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行为,提升管案、管事、管人实效。